大青龙汤
药品名称
大青龙汤
始载于
《伤寒论》
组成

1、《伤寒论》:麻黄,去节,六两(18g) 桂枝,去皮 炙甘草各二两(各6g) 杏仁,去皮尖,四十枚 生姜三两(9g) 大枣十枚 石膏,如鸡子大,碎

2、第十版教材:麻黄,去节,三两(9g) 桂枝,去皮,二两(6g) 杏仁,去皮尖,七十个(6g) 甘草,炙,一两(3g) 生姜三两(9g) 大枣十枚 石膏,如鸡子大,碎

功效
发汗解表,兼清里热。
主治
1.外感风寒,内有郁热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脉浮紧。2.溢饮原书记载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3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口,此为逆也。大青龙汤方。39.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使用注意

本方发汗作用强烈。体质较好者,用之无妨;体质较弱者,应当慎用;若脉搏微弱,出汗容易受凉者,应当禁用。临床应用中,患者一出汗即停药,不可过量服用,否则,会因出汗过多而伤身。

现代医家认为,麻黄的有效成分麻黄碱,有兴奋中枢神经和心脏的作用。用药过量时易引起精神兴奋、失眠、不安、神经过敏、震颤等症状;有严重器质性心脏病或接受洋地黄治疗的患者,可引起心律紊乱。麻黄是大青龙汤的主要药物,过量服用会出现多种不良反应,特此提醒患者必须在医师指导下应用。

用法用量

古代用法:碎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300ml),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扑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恶风烦躁,不得眠。

歌诀

大青龙汤桂麻黄,

杏草石膏姜枣藏;

太阳无汗兼烦躁,

散寒清热此方良。

注意事项

1.体质较弱、脉搏微弱、出汗容易受凉者禁用,一般患者需遵医嘱服用。

2. 年老体弱、产妇、久病、大病患者、心功能不全、失眠、高血压病禁用。

3. 服用期间应禁食生冷、刺激性食物,如雪糕、咖啡、酒精类饮品。

4. 尽量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物,如烧烤、油炸类食品。

5. 用药时间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不可过量服用,药好即止 

扫码下载
知源中医APP
收藏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好友

下载

扫码下载

知源中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