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头汤
药品名称
乌头汤
始载于
《金匮要略》卷上
组成

麻黄 芍药 黄芪 甘草,炙各三两 川乌,㕮咀,以蜜二升,即出乌头五枚

功效
温经散寒,除湿宣痹。
主治
原书记载味酸则伤筋,筋伤则缓,名曰泄。咸则伤骨,骨伤则痿,名曰枯。枯泄相搏,名曰断泄。营气不通,卫不独行,营卫俱微,三焦无所御,四属断绝。身体羸瘦,独足肿大,黄汗出,胫冷。假令发热,便为历节也。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寒湿痹阻关节证。骨节冷痛,屈伸不利,舌苔白润,脉沉弦或沉紧。或治脚肿疼痛,不可屈伸因伤于寒湿者。
使用注意

使用注意方中乌头为峻猛有毒之品,故乌头炮用,且煎药时间宜长,或于蜂蜜同煎,以减其毒性。若唇舌肢体麻木,甚至昏眩吐泻,应加注意,如脉搏、呼吸、神志等方面无大的变化,则为“暝眩”反应,是有效之征;如服后见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脉搏有间歇等现象,甚则神志昏迷,则为中毒反应,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用法用量

上五味,㕮咀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纳蜜煎中,更煎之。服七合;不知,尽服之。

歌诀

乌头汤自乌头煎,

麻黄黄芪芍药甘,

脚气历节关节肿,

发汗解表重祛寒。

扫码下载
知源中医APP
收藏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好友

下载

扫码下载

知源中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