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蒿汤
药品名称
茵陈蒿汤
始载于
《伤寒论》
组成

茵陈六两(18g),栀子十四枚(12g),大黄(去皮)二两(6g)。

功效
清热利湿退黄。
主治
黄疸阳黄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无汗或但头汗出,口渴欲饮,恶心呕 吐,腹微满,小便短赤,大便不爽或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沉数或滑数有力。原书记载第4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236.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260.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
使用注意

茵陈蒿汤方中大黄为苦寒泻下药,久用或大量应用易伤正气。阴黄证不宜用本方。孕妇慎用。

用法用量

1、现代用法:水煎服。

2、古代用法: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歌诀

茵陈蒿汤治阳黄,

栀子大黄组成方;

栀子柏皮加甘草,

茵陈四逆治阴黄。

扫码下载
知源中医APP
收藏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好友

下载

扫码下载

知源中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