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序
加入书架
余于广州名中医黄仕沛老师可谓心倾慕之、神向往之。原于黄师入室弟子杨君森荣,参加“传统医学师承”教育时,使我忝为师位。森荣君与余频繁晤面和信息交流中,大量给予黄师应用经方的有益经验和卓越见解,常常令我茅塞顿开、耳目一新。于是对于黄师,吾常作侍诊于侧、恭聆教诲之想。奈何京粤途远,公务少暇,探骊撷菁,决非蹴就。爰之总嘱森荣君多予黄师学验高论,以为座右之策。近日森荣君电邮发来黄师众徒侍诊案话一帙,名曰《黄仕沛经方亦步亦趋录》,黄师命我作序。窃审吾何人也,敢予名家行迹序言,唯再三谦恭不过,矧可值此聊发向慕黄师之臆,故尔遵命。
世谓经方者,涵指《内经》十三方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诸方。经方之旨何如,“经者,常也”(唐•李鼎祚《周易集解》);“方者,法也”(宋•卫湜《礼记集说》)。由是可见,所谓经方者,即常法也。非离奇古怪,非千载难逢,倶为常见习用之方法。亦步亦趋,学籍圣人,乃中华人文之传统。人学孔圣,医学仲圣,步趋前行,实为正径,如斯方能从随圣人臻至大境。芸芸众生,人人若为孔孟,千秋百代何患!悬壶医家个个如是仲景,万般疢难堪拒!故《黄仕沛经方亦步亦趋录》斯谓,深得吾心。
《黄仕沛经方亦步亦趋录》,通篇示人经方可学,经方好用,经方起沉疴,经方愈大病。究其要者,方证对应而已。方证对应是中医诊疗之精髓,是形成最早和最直接有效的诊疗模式,而仲圣经方是为圭臬。柯韵伯对《伤寒论》方证对应的严谨性非常服膺,“仲景之方,因病而设,非因经而设,见此证便与此方,是仲景活法”。徐灵胎进一步指明:“盖方之治病有定,知其一定之治,随其病之千变万化而应用不爽,此从流溯源之法,病无遁形矣”。当医家能够形成方证对应的临床诊治模式时,就意味着其对某一疾病或病症有深刻的认识和丰富的经验,是措置裕如的体现。可以说,方证对应是医家甚至中医学的最高境界。方证丝丝入扣,自然效如桴鼓。黄师脉案,凿凿如山。
擅用经方已为不俗,重用经方更当慨叹,案中药量之重,非有过人胆识者难以担当。每识于此,不禁油然生出敬佩。速验之效,绝非偶然。此正经方运用之奥妙。
尤喜黄师众位高徒,师心自用,效仿得法,卷中所间徒弟医案,颇具黄师风范。常闻森荣君论黄师教授之周详,师徒问对之深刻,卷中流露历历在目。窃以不在黄师之侧而遗憾,更以黄师之学绪有承继而欢颜。
展卷览读,难捺击节于情;掩卷沉思,不免抚案于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虽为鸿儒博大襟怀,医家任之以行,不亦辅弼成就之大命乎!《黄仕沛经方亦步亦趋录》者,正继绝践行之实际也。
鄙性憨纯,学力不敏,黄师命序,勉强从之。心思所至,不避谫陋,故敢以序。
刘洋
2011年5月于中国令医科学院
刘洋,男,医学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对《伤寒论》有深入研究。担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中医学方法论研究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学位委员会基础分会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诊断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
目录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好友

下载

扫码下载

知源中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