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尽信:医之以讹传讹者多矣--间歇性跛行案

加入书架

已在书架
黄师老友何某,68岁。粤剧名小武也,舞台上跳扎翻腾,功底甚厚,当年演孙悟空轰动一时。素有高血压、慢性肾功能不全、痛风等病史。2006年7、8月间,忽觉行步不及百米便感双腿腓肠肌抽痛,必休息片刻方能继续行步。师曰:“此动脉硬化,间歇性跛行也,动脉腔狭窄,行走活动量增大,供血不足也,应以益气化瘀”。遂处补阳还五汤,似效不效,如是1年多矣。何某阅保健科普文章,也知此病无甚良策,且发展下去终会下肢溃烂,甚而需截肢。更兼素来信任老友,但求不恶化便算好,故无疑问。
2008年2月春节,天阴久冷,症状加甚。黄师忽念《伤寒论》第29条曰:“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第30条也曰:“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即处:白芍60克,甘草30克,北芪120克,川木瓜15克,怀牛膝30克。
7天后复诊,症状明显改善,已能步行四五百米。遂把白芍加至90克,10剂。
3月11日来诊谓:已如常人,行走四五公里,无觉不适矣。
按:按理治病必求于本,补阳还五汤活血化瘀乃求本之法,而效果不理想,芍药甘草汤应不能对血液流变学有所改变,何以能取效,是否难以理喻哉。黄师弟子劳婉玲医师问曰:“本方治挛急之理,是否如方书解释‘酸甘化阴?’”黄师笑曰:“如此说,叫病家食‘话梅’或食‘咸酸’之类,岂不是好?”徐灵胎曾谓:“药之治病,有可解,有不可解者也”。此经方难以理喻也。再者芍药《本经》曰:“苦平”,不知何时起谓味酸。黄师弟子韦淑敏医师即往中药房取白芍嚼之,果味苦,全无酸味。医之以说传此者多矣,不可尽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