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辨越明”方为经方风采--冠心病寒气上冲感案
加入书架
香港,范某,男性,45岁。汽车驾驶员教练,体胖。3年前曾因反流性食管炎,黄师以半夏泻心汤治愈。2009年春节来访,自诉近数月来,常觉胸中一股寒气上冲咽喉,时而数日一发,时而一日数发,发作时觉胸中窒息感,舌厚白,脉滑结代。师曰:此心阳不振也,以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枳实薤白桂枝汤,处方:薤白24克,瓜蒌仁24克,法夏24克,枳实24克,川厚朴20克(后下),桂枝15克,肉桂10克,炙甘草15克。7剂。次日做心电图,符合冠心病心肌缺血表现。服药7剂后来电谓:药后一股寒气上冲感觉已不复见。继续守方服1月,至今未曾再发。
按:此例脉结代,非炙甘草汤证,因舌厚白也。气上冲似桂枝加桂汤证。《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瓜蒌薤白半夏汤主之”。“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但炙甘草汤、桂枝加桂汤、枳实薤白桂枝汤诸方,虽各有所主,但都有桂,各方证均有气上冲或悸也。临床上胸痹患者,舌苔白厚者,黄师多以此二方合用,而重用桂枝也。
仲景凡悸或气上冲者,多用桂枝,此为定例。如《伤寒论》第15条:“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可与之”。第67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硬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苓桂术甘汤主之”。第117条:“烧针令其汗,核起而赤,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枝二两”。《金匮要略》:“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防己黄芪汤后加减法“气上冲者加桂枝三分”。气上冲和悸,有时是病人对同一类症状的不同描述。仲景治悸每用桂枝,如第64条:“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第65条:“发汗后,其人脐下悸,欲作奔豚,苓桂甘枣汤主之”。第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第177条:“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其次,四逆散加减法下:“悸者加桂枝五分”。第102条:“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小建中汤主之”。《金匮要略》:“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五苓散:“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可见桂枝为治悸、气上冲之要药。
目录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好友

下载

扫码下载

知源中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