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讨论,“真理”仲景书中探寻--自下利案(两则)
加入书架

案一:何某,女性,越秀区干部。2009年9月某日清展,以手机短信向黄师诉说:昨日展起如厕,在毫无不适的情况下,竟大便如水状,量多。早餐后自服黄连素不效,半小时后竟失禁。即到医院急诊,诊断为应激性肠炎,遵嘱服药后仍腹泻5-6次,症状如前。今晨与昨日相仿,晨起已腹泻3次,失禁,故求药方。黄师问其舌苔如何,诉苔白,口不渴。黄师即以短信处方2剂,并转发短信,问诸生该投何方。
皆答曰半夏泻心汤主之。黄师笑曰:“非也,半夏泻心汤为寒热错杂、虚实共见,为痞而设,此患者舌白不渴,无腹痛腹胀,便如稀水,为太阴虚寒之象。《伤寒论》曰:‘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四逆辈’,理中汤可也”。诸生恍然。处方:党参30克,白术30克,炙甘草15克,干姜15克,赤石脂30克(包煎),2剂。
服第1剂药后,腹泻只一次,不复再泻矣。继以四逆散调治1周,至今数月,虽时或饮食稍有不节,亦无虞也。
案二:保某,男性,51岁。自小嗜酒,每餐饮白酒1斤。半年前独女失踪,寻觅未果,更以酒消愁。1年前问有四肢乏力、麻木,1周前四肢乏力、麻木加重,伴头晕,双上肢震颤,于2010年9月拟诊“中风”收入我院。患者于住院第2天开始腹泻黄色水样便,大便日10余次,泻甚时失禁。纳差,无伴发热、腹痛、呕吐、呕血、黑便等。舌苔黄白而腻,舌质偏白,脉滑,沉按无力。我等见其舌苔黄白而腻、脉滑,将其辨证为湿热内蕴之腹泻,投以葛根芩连汤,连服3剂全无效果。予西药易蒙停、蒙脱石散剂等口服,亦未见疗效。
患者仍每日腹泻黄色水样便10余次,时有失禁。遂请黄师前来查房指导。黄师查房时患者精神疲倦,少气懒言,诉反复腹泻水样便,纳差。黄老询问其是否伴有腹痛,患者答3天来从未伴有腹痛。黄师再察其舌苔,舌苔虽偏腻,但舌质偏白,脉来沉按无力。黄师即以理中汤加减,处方:党参30克,干姜15克,土炒白术30克,炙甘草20克,石榴皮30克,赤石脂30克(包煎)。水煎内服,日1剂,共3剂,当即嘱药房煎药。
患者服1剂后腹泻次数明显减少,当晚仅大便2次,未再有失禁,再服1剂腹泻止,胃纳、精神好转。
按:理中汤出自《伤寒论》,又名人参汤,由人参、干姜、白术、炙甘草组成。诸药配合,中焦之寒得辛热而去,中焦之虚得甘温而复,清阳升而浊阴降,运化健而中焦治,故曰“理中”。综观本方,虽可治多病,究其实质,总不离中焦虚寒。
本案在方中加入赤石脂,取桃花汤温中涩肠之意。
我等向黄师讨教,为何病人急性起病,舌苔黄白而腻,投以葛根芩连汤未果,投以理中汤却立即起效?师言:病人虽急性起病,但无发热、腹痛,此其一。舌苔虽黄白而腻,但考虑患者长期嗜酒,嗜酒之人多见此舌苔,未必反映疾病本质,此其二。患者精神疲倦,少气懒言,舌质偏淡,脉来沉按无力,一派虚寒之象,自非清热利湿之葛根芩连汤所能治,故无效,应投以理中汤。
我等平素信奉察舌苔,未知舌苔有时亦会欺我(非舌苔欺人,乃人不识舌苔也),辨证时只见表面、未察本质,是未能收效之关键。本案之意义,值得深思。
弟子何莉娜问曰:您说理中汤方证无腹痛,有腹痛就有热,用半夏泻心汤。寒性主痛,如大建中汤。而太阴病又有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的桂枝加芍药汤证及太阳病篇的小建中汤证,现为何反不痛?黄师答曰:腹泻的痛,有热的多为扭痛,可用半夏泻心汤、黄芩汤、葛根芩连汤,里急后重更用白头翁汤;理中是自利,无腹痛,大建中是寒疝以痛为主,痛不可近故用川椒。本来半夏泻心汤条文都无痛,只是痞。

目录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好友

下载

扫码下载

知源中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