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曲同工:方证固要审察,药证又虽明了也—慢性荨麻疹案

加入书架

已在书架
梁某,男性,65岁,旅居美国。2010年2月因胆囊炎、胆结石,行微创手术切除胆囊。又因多发性肠息肉行摘除术。此后常恶风、畏寒,皮肤出风团、瘙痒,以躯干部为甚,每于饭后、热饮更甚,此起彼伏。抗过敏西药已服用半年多未见好转。9月29日回穗探亲之便,请黄师诊治。刻诊见躯干风团微红,恶风无汗,二便如常。处以桂枝麻黄各半汤加味,处方:麻黄12克(先煎),桂枝12克,赤芍30克,大枣12克,北杏15克,甘草20克,生姜15克,石膏60克。7剂,并嘱温覆取微汗,复渣再煎,先服3剂,电话联系,告知情况,再作调整。
三天后来电告知,情况无变化,风团仍继续出。嘱麻黄每剂再加3克。
10月9日晚来电说,加药后,情况明显好转,约次日再诊。
10月10日来诊,见皮疹全消退,自诉服完剩余4剂药后,疹团未出,已停药几天。继续再与前方,麻黄用18克,5剂。
10月15日复诊,多天来风疹已不复再出。自诉近七八个月来,未有停止瘙痒,估计已愈八九。再以前方,麻黄20克。嘱返美国再服10余剂。
按:前曾述许案突起头面红肿瘙痒。此为慢性荨麻疹,但方药却与许案同。盖此虽慢性,但证仍在表,故仍与桂枝麻黄各半汤。犹如强直性脊椎炎案,病已经数年仍用葛根汤,表证不可以时日而断也。
又黄师用桂枝麻黄各半汤,各药用量视病情而定,并不半其量。例如麻黄用量视情况而递增。
又许案曾云:刘渡舟先生喜用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曹颍甫喜以麻黄汤,而黄师两案均用桂枝麻黄各半汤加石膏,以清泄蕴热。其实有大青龙汤之意。都属麻黄剂,异曲同工也。方证固要审察,药证又虽明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