掷地有声:小柴胡汤非专为少阳而设也--小柴胡加石膏汤案(两则)

加入书架

已在书架
案一:九江关某,其妻患脑梗塞,吾师以续命汤治疗已基本逢愈,仍调治中,故吾师常诣其家。2009年3月某曰,师甫入门,关某曰:“我母病危,家中将要办丧事,我妻恐暂不能服药矣”。师惊问其故,关某曰:“母九十有余,平素少病,近周发热气喘,以往请村中医疗站医生开药一两天便好,此次已1周矣。现仍发热,乱语,怕命不久矣”。师曰:我可否看看她?”答曰:“好”。黄师遂进房内,见老太呻吟叹息,呼胸翳欲吐,对答清楚,乃睡著呓语而已,非神昏乱语也,舌苔黄厚,微热,口渴,咳嗽痰多。师对关某曰:“可先服我两剂药,应毋庸恐慌”。遂处以小柴胡加石膏汤,处方:柴胡24克,黄芩15克,法夏24克,党参30克,炙甘草12克,大枣12克,生姜3片,石膏60克。2剂。嘱煎成半碗,复渣再煎一次,日服两次。
次日来电:昨服药后,今晨发热已退,胸部已舒畅矣。嘱继服第2剂,再处以治咳化痰药2剂,告康。
案二:黄师之老友冯某妻舅,2009年4月13日来诊。自诉高热反复已1周,用抗生素、退热药未愈。刻诊:发热,39.3℃,恶寒,欲呕,体倦乏力,胸闷,头痛,口渴,腹痛,腹软,大便如常,苔薄黄,脉浮数。即查肥达试验,并处以小柴胡加石膏汤,处方:柴胡45克,黄芩20克,法夏20克,党参30克,炙甘草12克,大枣12克,生姜3片,葛根30克,石膏60克。2剂。复渣再煎,温覆取汗。
次日来电:“药后汗出,诸症悉除”。询验血结果,答:“尚未有结果”。仍嘱再服余药以除邪务尽。
按:小柴胡汤非专为少阳而设也。太阳篇、少阳篇、阳明篇、厥阴篇、瘥后篇均有小柴胡汤,涉及条文共20条,多于桂枝汤(14条)、麻黄汤(10条),仲景明言:“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上述两证,轻重不同,但呕而发热则一。“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加石膏,仲景本无此加法。日本经方家最喜用之,胡希恕亦喜用之。细观第97条:“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第104条:“潮热者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若兼无形之热者可加石膏,则在不言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