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扁鹊传》(一)

2.绪论、《扁鹊传》(二)

3.绪论、《扁鹊传》(三)

4.绪论、《扁鹊传》(四)

5.绪论、《扁鹊传》(五)

6.工具书(一)

7.工具书(二)

8.工具书(三)

9.《华佗传》(一)

10.《华佗传》(二)

11.《华佗传》(三)

12.《华佗传》(四)

13.《华佗传》(五)

14.《华佗传》(六)

15.《丹溪翁传》(一)

16.《丹溪翁传》(二)

17.《丹溪翁传》(三)

18.汉字(一)

19.汉字(二)

20.汉字(三)

21.汉字(四)

22.《汉书·艺文志》序及方技略(一)

23.《汉书·艺文志》序及方技略(二)

24.《汉书·艺文志》序及方技略(三)

25.《伤寒论》序(一)

26.《伤寒论》序(二)

27.《伤寒论》序(三)

28.《黄帝内经素问注》序(一)

29.《黄帝内经素问注》序(二)

30.《黄帝内经素问注》序(三)

31.《黄帝内经素问注》序(四)

32.词义(一)

33.词义(二)

34.词义(三)

35.《类经》序(一)

36.《类经》序(二)

37.《类经》序(三)

38.《类经》序(四)

39.《温病条辨》叙(一)

40.《温病条辨》叙(二)

41.《温病条辨》叙(三)

42.词义(四)

43.词义(五)

44.词义(六)

45.大医精诚(一)

46.大医精诚(二)

47.大医精诚(三)

48.语法与修辞(一)

49.语法与修辞(二)

50.语法与修辞(三)

51.《与薛寿鱼书》(一)

52.《与薛寿鱼书》(二)

53.注释(一)

54.注释(二)

56.注释(四)

57.不失人情论(一)

58.不失人情论(二)

59.不失人情论(三)

60.不失人情论(四)

61.医案六则(一)

62.医案六则(二)

63.医话四则(一)

64.医话四则(二)

65.医话四则(三)

66.句读与今译(一)

67.句读与今译(二)

医古文-孙文钟-上海中医药大学
98人收藏
9550次播放
2022-06-16 11:18:06

孙文钟,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基础医学院医古文教研室顾问、国际教育学院汉语教学中心顾问,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文化分会常委。1982年1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获学士学位。

现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上海市精品课程、上海中医药大学精品课程“医古文”系列课程负责人,所主持、负责的“创新《医古文》课程群,培养医文融通中医人才的探索和实践”项目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从事中医药古文献语言文化教学与科研三十余年,开设课程主要有医古文、古汉语通论、对外汉语等。发表 “试论《内经》复音词的构词法”等学术论文数十篇,主编《实用医古文》、《新编医古文》、《中医古汉语基础教参》、《汉语》等专著、教材、教参7部,参编二十余种,担任国家级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21世纪《医古文》、《中医古汉语基础》(七年制)副主编及卫生部研究生规划教材《古代汉语》副主编。现担任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上海市重点学科中医医史文献学科重点课题“十一部医学经典词语研究”负责人,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十一部中医著作特殊词语研究”负责人等。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好友

下载

扫码下载

知源中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