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石学敏:绪论(一)

2.石学敏:绪论(二)

3.石学敏:绪论(三)

4.尚秀葵:绪论(一)

5.尚秀葵:绪论(二)

6.尚秀葵:绪论(三)

7.郭永明:第一章经络总论-第一节经络系统的组成(一)

8.郭永明:第一章经络总论-第一节经络系统的组成(二)

9.郭永明:第一章经络总论-第一节经络系统的组成(三)

10.潘兴芳:第一章经络总论-第一节经络系统的组成(四)

11.潘兴芳:第一章经络总论-第一节经络系统的组成(五)

12.潘兴芳:第一章经络总论-第一节经络系统组成(六)、第三节经络系统的作用

13.潘兴芳:第一章经络总论-第二节经络的标本、根结、气机、四海,第三节经络系统的作用

14.王超:第二章腧穴总论-第一节腧穴的发展、分类和命名,第二节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

15.刘延祥:第二章腧穴总论-第三节特定穴(一)

16.刘延祥:第二章腧穴总论-第三节特定穴(二)

17.王超:第二章腧穴总论-第四节腧穴的定位方法

18.尚秀葵:第五章刺灸法各论-第一节毫针刺法(一)

19.尚秀葵:第五章刺灸法各论-第一节毫针刺法(二)

20.尚秀葵:第五章刺灸法各论-第一节毫针刺法(三)

21.尚秀葵:第五章刺灸法各论-第一节毫针刺法(四)

22.尚秀葵:第五章刺灸法各论-第一节毫针刺法(五)

23.尚秀葵:第五章刺灸法各论-第一节毫针刺法(六)

24.尚秀葵:第五章刺灸法各论-第一节毫针刺法(七)

25.尚秀葵:第五章刺灸法各论-第一节毫针刺法(八)

26.尚秀葵:第五章刺灸法各论-第一节毫针刺法(九)

27.尚秀葵:第五章刺灸法各论-第一节毫针刺法(十)

28.潘兴芳:英语公开课-针灸和艾灸技术方法

29.石学敏:实验一-毫针刺法(一)

30.石学敏:实验二-毫针刺法(二)

31.尚秀葵:第五章刺灸法各论-第二节灸法(一)

32.尚秀葵:第五章刺灸法各论-第二节灸法(二)

33.尚秀葵:第五章刺灸法各论-第二节灸法(三)

34.尚秀葵:第五章刺灸法各论-第二节灸法(四)

35.尚秀葵:第五章刺灸法各论-第二节灸法(五)

36.王秀云:拔罐法PBL教学

37.王秀云:三棱针PBL教学

38.王超:实验三-灸法、拔罐法

39.尚秀葵:第三章经络腧穴各论-第二节奇经八脉-一、督脉(一)

40.尚秀葵:第三章经络腧穴各论-第二节奇经八脉-一、督脉(二)

41.尚秀葵:第三章经络腧穴各论-第二节奇经八脉-一、督脉(三)

42.尚秀葵:第三章经络腧穴各论-第二节奇经八脉-一、督脉(四)

43.尚秀葵:第三章经络腧穴各论-第二节奇经八脉-二、任脉(一)

44.尚秀葵:第三章经络腧穴各论-第二节奇经八脉-二、任脉(二)

45.尚秀葵:第三章经络腧穴各论-第一节十二经脉-一、手太阴肺经(一)

46.尚秀葵:第三章经络腧穴各论-第一节十二经脉-一、手太阴肺经(二)

47.尚秀葵:第三章经络腧穴各论-第一节十二经脉-一、手太阴肺经(三)

48.尚秀葵:第三章经络腧穴各论-第一节十二经脉-九、手厥阴心包经(一)

49.尚秀葵:第三章经络腧穴各论-第一节十二经脉-九、手厥阴心包经(二)

50.尚秀葵:第三章经络腧穴各论-第一节十二经脉-九、手厥阴心包经(三)

51.尚秀葵:第一章经络腧穴各论-第一节十二经脉-五、手少阴心经

52.赵雪:实验四(一)-任脉、督脉点穴

53.赵雪:实验四(二)-手三阴经点穴

54.尚秀葵:第三章经络腧穴各论-第一节十二经脉-二、手阳明大肠经(一)

55.尚秀葵:第三章经络腧穴各论-第一节十二经脉-二、手阳明大肠经(二)

56.尚秀葵:第三章经络腧穴各论-第一节十二经脉-六、手太阳小肠经(一)

57.尚秀葵:第三章经络腧穴各论-第一节十二经脉-六、手太阳小肠经(二)

58.尚秀葵:第三章经络腧穴各论-第一节十二经脉-十、手少阳三焦经(一)

59.尚秀葵:第三章经络腧穴各论-第一节十二经脉-十、手少阳三焦经(二)

60.尚秀葵:第三章经络腧穴各论-第一节十二经脉-四、足太阴脾经(一)

61.尚秀葵:第三章经络腧穴各论-第一节十二经脉-四、足太阴脾经(二)

62.尚秀葵:第三章经络腧穴各论-第一节十二经脉-八、足少阴肾经(一)

63.尚秀葵:第三章经络腧穴各论-第一节十二经脉-八、足少阴肾经(二)

64.尚秀葵:第三章经络腧穴各论-第一节十二经脉-十二、足厥阴肝经(一)

65.尚秀葵:第三章经络腧穴各论-第一节十二经脉-十二、足厥阴肝经(二)

66.赵雪:实验五(一)-手三阳经点穴

67.赵雪:实验五(二)-足三阴经点穴

68.尚秀葵:第三章经络腧穴各论-第一节十二经脉-三、足阳明胃经(一)

69.尚秀葵:第三章经络腧穴各论-第一节十二经脉-三、足阳明胃经(二)

70.尚秀葵:第三章经络腧穴各论-第一节十二经脉-三、足阳明胃经(三)

71.尚秀葵:第三章经络腧穴各论-第一节十二经脉-三、足阳明胃经(四)

72.尚秀葵:第三章经络腧穴各论-第一节十二经脉-三、足阳明胃经(五)

73.尚秀葵:第三章经络腧穴各论-第一节十二经脉-七、足太阳膀胱经(一)

74.尚秀葵:第三章经络腧穴各论-第一节十二经脉-七、足太阳膀胱经(二)

75.尚秀葵:第三章经络腧穴各论-第一节十二经脉-七、足太阳膀胱经(三)

76.尚秀葵:第三章经络腧穴各论-第一节十二经脉-七、足太阳膀胱经(四)

77.尚秀葵:第三章经络腧穴各论-第一节十二经脉-十一、足少阳胆经(一)

78.尚秀葵:第三章经络腧穴各论-第一节十二经脉-十一、足少阳胆经(二)

79.尚秀葵:第三章经络腧穴各论-第一节十二经脉-十一、足少阳胆经(三)

80.尚秀葵:第三章经络腧穴各论-第一节十二经脉-十一、足少阳胆经(四)

81.周丹:实验六-足三阳经点穴

82.尚秀葵:第六章针灸治疗总论

83.石学敏:第六章经络腧穴各论-第二节是动病、所生病(一)

84.石学敏:第六章针灸治疗各论-第二节是动病、所生病(二)

85.石学敏:第六章治疗总论-第三节针灸处方(一)

86.石学敏:第六章治疗总论-第三节针灸处方(二)

87.石学敏:第六章治疗总论-第三节针灸处方(三)

88.石学敏:第六章治疗总论-第三节针灸处方(四)

89.石学敏:第六章治疗总论-第三节针灸处方(五)

90.石学敏:第六章治疗总论-第三节针灸处方(六)

91.尚秀葵:英语公开课-针灸治疗头痛

92.石学敏:第七章治疗各论-第一节头面躯体痛证-头痛(一)

93.尚秀葵:第七章治疗各论-第一节头面躯体痛证-头痛(二)

94.尚秀葵:第七章治疗各论-第一节头面躯体痛证-头痛(三)

95.石学敏:第七章治疗各论-第一节头面躯体痛证-面痛(一)

96.尚秀葵:第七章治疗各论-第一节头面躯体痛证-面痛(二)

97.石学敏:第七章治疗各论-第一节头面躯体痛证-痹症(一)

98.石学敏:第七章治疗各论-第一节头面躯体痛证-痹症(二)

99.尚秀葵:第七章治疗各论-第一节头面躯体痛证-痹症(三)

100.王超:漏肩风PBL教学(一)

101.王超:漏肩风PBL教学(二)

102.尚秀葵:第七章治疗各论-第一节头面躯体痛证-肘劳

103.尚秀葵:第七章治疗各论-第一节头面躯体痛证-腰痛

104.尚秀葵:第七章治疗各论-第一节头面躯体痛证-坐骨神经痛

105.尚秀葵:第七章治疗各论-第一节头面躯体痛证-落枕

106.石学敏:第七章治疗各论-第二节内科病症-胃痛(一)

107.尚秀葵:第七章治疗各论-第二节内科病症-胃痛(二)

108.石学敏:第七章针灸治疗各论-第二节内科病证-中风(一)

109.石学敏:第七章治疗各论-第二节内科病证-中风(二)附硬脑开窍针刺法1

110.石学敏:第七章治疗各论-第二节内科病证-中风(三)附硬脑开窍针刺法2

111.石学敏:第七章治疗各论-第二节内科病证-中风(四)附硬脑开窍针刺法3

112.石学敏:第七章治疗各论-第二节内科病证-中风(五)附硬脑开窍针刺法4

113.石学敏:第七章治疗各论-第二节内科病证-中风(六)附硬脑开窍针刺法5

114.石学敏:第七章治疗各论-第二节内科病证-中风(七)附硬脑开窍针刺法6

115.石学敏:第七章治疗各论-第二节内科病证-中风(八)附硬脑开窍针刺法7

116.石学敏:第七章治疗各论-第二节内科病证-中风(九)附硬脑开窍针刺法8

117.尚秀葵:第七章治疗各论-第二节内科病证-中风

118.石学敏:第七章治疗各论-第二节内科病证-眩晕(一)

119.石学敏:第七章治疗各论-第二节内科病证-眩晕(二)

120.尚秀葵:第七章治疗各论-第二节内科病证-眩晕

121.石学敏:第七章治疗各论-第二节内科病证-高血压(一)

122.石学敏:第七章治疗各论-第二节内科病证-高血压(二)

123.尚秀葵:第七章治疗各论-第二节内科病证-高血压

124.石学敏:第七章治疗各论-第二节内科病证-面瘫(一)

125.石学敏:第七章治疗各论-第二节内科病证-面瘫(二)

126.尚秀葵:第七章治疗各论-第二节内科病证-面瘫

127.石学敏:第七章治疗各论-第二节内科病证-不寐(一)

128.石学敏:第七章治疗各论-第二节内科病证-不寐(二)

129.尚秀葵:第七章治疗各论-第二节内科病证-不寐

130.石学敏:第七章治疗各论-第二节内科病证-感冒(一)

131.石学敏:第七章治疗各论-第二节内科病证-感冒(二)

132.尚秀葵:第七章治疗各论-第二节内科病症-痫病

133.尚秀葵:第七章治疗各论-第三节妇儿科病证-痛经

134.尚秀葵:第七章治疗各论-第三节妇儿科病证-月经不调(一)

135.尚秀葵:第七章治疗各论-第三节妇儿科病证-月经不调(二)

136.温景荣:第七章治疗各论-第三节妇儿科病证-崩漏(一)

137.温景荣:第七章治疗各论-第三节妇儿科病证-崩漏(二)

138.温景荣:第七章治疗各论-第三节妇儿科病证-绝经前后诸症

139.周丹:第七章治疗各论-第五节五官科病症-目赤肿痛

140.周丹:第七章治疗各论-第五节五官科病症-耳鸣耳聋

141.周丹:第七章治疗各论-第五节五官科病症-牙痛

142.周丹:第七章治疗各论-第五节五官科病症-咽喉肿痛

针灸学-石学敏、尚秀葵等-天津中医药大学
1695人收藏
23.2万次播放
2021-12-19 12:27:23

《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及刺灸方法,探讨运用针灸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本科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经络、腧穴、刺灸法与治疗。

课程主讲石学敏院士是现代中国针灸奠基人,国家授衔针灸学专家,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而天津中医药大学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针灸临床教学基地。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好友

下载

扫码下载

知源中医APP